牢记嘱托 勇担使命丨福建工行普惠活水润泽山海焕新颜
来源:福建日报 时间:2025-08-11 20:00

  “一条破船挂破网,祖孙三代挤一舱。捕来鱼虾换糠菜,上漏下漏度时光。”这是连家船民曾经的生活写照。从水上谋生到岸上立命,连家船民的命运曲线,勾勒出中国特色普惠金融发展之路最温暖的坐标。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同志在闽金融论述与实践,福建工行牢记嘱托,秉持“金融为民”初心,聚焦“福建所需、金融所能、工行所长”,以党建引领驱动普惠金融发展的澎湃动力,实干担当,精准滴灌,奋力书写“青山”变“银行”“蓝海”生财富、城乡共繁荣的时代答卷。

  青山深处,金融妙笔点“绿”成金

  茶园碧波万顷,农民致富源泉。走进武夷山麓茶园,茶农老魏轻抚着自家新改造的有机茶垄,脸上漾开笑意:“去年想升级设备、扩大有机茶种植,资金卡了脖子,急得睡不着觉。多亏工行的‘茶e贷’,纯信用、线上办,两天就到账了!现在茶园品质上去了,订单也翻了一番。”在他身后,昔日的家庭小作坊已蜕变为拥有SC认证的茶企,“一片绿叶”真正成了致富的“金叶子”。

  碧海之畔,创新模式盘活“海上田”

  蓝天碧海,水清鱼跃。在三都澳青山海域,新型塑胶养殖渔排绵延海上,“海上牧场”蔚为壮观。

  时光回溯,曾经这里是“海上浮城”,挤满泡沫网箱,杂乱无章。为根治乱象,宁德市痛下决心开展“清海行动”,推动传统养殖改造升级,还碧海蓝天。福澳水产科技的600多口网箱就在其列,改造势在必行。

  “钱从哪里来?”公司负责人陈德斌急上心头。按他的养殖规模,改造资金需2000多万元,政府部门补助一半,缺口还有1000余万元。福建工行快速响应,创新推出“渔排改造贷”,解了他的燃眉之急。

  扶上马,再送一程。紧跟整治成效,福建工行再推出“渔排养殖贷”,盘活海域经营权、养殖权“非标”生产要素,资源变资产,资产变资金,为产业可持续发展注入新动能。好生态带来了好效益,2023年,全市渔业总产量110多万吨,同比增长4.12%;渔民人均收入30812元,增长6.7%。

  这是一次打通“两山”转化通道的成功实践。

  山海交响,普惠活水贯通“阡陌间”

  从山间茶园到海上牧场,福建工行不断创新破题,着力编织一张贯通山海、覆盖城乡的普惠金融服务网,让金融活水真正浸润八闽大地的阡陌之间。在宁德, 首创“福鼎白茶e贷”,盘活茶园厂房等“沉睡资产”,联动大数据溯源与农村要素平台,破解千年茶乡融资困局,让绿叶金叶香飘寰宇;在三明,创新推出“碳汇收益权+林权”双质押模式,支持“林业碳汇林”建设,让“活树”变“活钱”;在龙岩,升级“白鸭e贷2.0”,AI测产赋能精准授信,让山间白鸭成金羽;在福州,精准投放“商标贷”,守护肉燕老字号“无燕不成年”的非遗记忆,让百年老味焕新颜;在泉州, 聚焦千年瓷都,“陶瓷园区e贷”助推传统工艺,托举白瓷蝶变国礼,让千年白瓷耀新辉;在晋江,借力“单一窗口”打造“跨境e贷”,以金融“活水”筑牢外贸“防护墙”,让跨境风浪变坦途......

  “十年跨越,山海焕新颜。”福建工行执金融之笔,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数字无言,却是有力的见证。近年来,福建工行普惠贷款和客户增速连年超40%,2024年普惠贷款余额历史性突破千亿大关,服务覆盖面显著扩大;构建了涵盖“八大类、92个子项”的立体式场景融资方案,精准对接不同市场主体需求。连续五年蝉联金监局服务实体经济质效评价首位,七度获评人行小微信贷政策导向效果评估“优秀”等级,2023年荣膺政府四部门联合颁发的“服务民营企业和中小微企业一等奖”,是业界与群众对福建工行普惠工作的最高认可。

  山风海韵,激荡时代强音。福建工行将始终坚守“服务地方经济、服务小微企业、服务城乡居民”的金融本源,赓续擘画普惠金融新篇章!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