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大银行福州分行:普惠润泽乡村,共绘振兴新篇
来源:东南网 时间:2025-05-16 19:20

  作为服务实体经济的金融主力军,光大银行福州分行始终将乡村振兴作为战略重点,以创新金融产品为抓手,精准滴灌农业全产业链,在科技兴海、龙头企业培育、种业振兴、供应链优化等关键领域持续发力,以普惠金融绘就“藏粮于技、兴农于惠”的发展新篇。

  科技兴海 筑造“蓝色粮仓”

  在宁德霞浦海域,福建某公司的深水重力式网箱矗立碧波之上,绿鳍马面鲀在此畅游。

  公司依托光大银行福州分行900万元低利率授信支持,助力企业建设深水养殖基地、开展种质研发。企业从单一养殖迈向“育繁推”全链条发展,打造山东与霞浦南北双育苗科研基地,实现种苗“南北协同”,年供鱼苗1000万尾。同时,自主研发深水重力式网箱,抗风浪能力提升80%,养殖周期缩短20%,实现“年两收”。

  在金融与科技双轮驱动下,海洋种业“芯片”被进一步激活,推动“蓝色粮仓”年产值突破2.7亿元,带动500余户渔民增收,为海洋强国战略筑牢产业根基。

  精准对接 助力生态农业

  走进建宁县某养殖基地,2060亩广袤土地上,5000头荷斯坦奶牛与娟姗牛悠然踱步。这里不仅是规模宏大的养殖场所,也是集科普教育、生态观光于一体的现代化生态牧场。

  在当前企业发展需求多样化的背景下,光大银行福州分行主动作为,针对企业扩大养殖规模、升级智能化设备等关键资金需求,迅速响应,为其量身定制金融服务方案,及时提供4200万元的流动资金贷款。在此基础上,依托上黎生态牧业的强大支撑,该行践行综合金融服务理念,去年以来,累计为其生态圈内10个客户提供金融服务,其中3户为首贷户。

  在金融支持下,上黎牧场引入智能项圈监测等数字化工具,形成“种养结合”循环经济模式,鲜奶年产量提升至3万吨,企业年产值达1.8亿元,成为闽西北现代农业的亮丽名片,以龙头企业带动产业振兴。

  种业强芯 收获金色果实

  三明市“中国稻种基地”田间,某公司的“臻占”系列水稻长势喜人。以“明1优臻占”“千乡优臻占”为代表的水稻以优质高产、适应性强、耐储耐运等特性,成为米业企业与农户的“心头好”,累计为30余万亩农田带来增产。

  在乡村振兴的征途上,普惠金融成为六三种业跨越式发展的强劲引擎。光大银行福州分行以1000万元专项授信支持作为突破口,深化普惠金融合作,助力企业种质资源创新与重点种源攻关。

  政策东风叠加资金支持,企业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建成智慧育种实验室与规模化繁育基地,实现“研—产—销”全链条数字化升级,还通过“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企业免费向订单农户提供技术指导,带动5000余户农民年均增收超万元,将“科技稻种”转化为乡村振兴的“金色果实”。

  普惠金融 贯通全产业链

  春耕期间,农业企业的发展常常受制于原材料价格波动。为缓解福建某公司的资金周转压力,光大银行福州分行创新运用“国内信用证+福费廷”组合金融工具,通过开立国内信用证,为供应商提供延期付款空间,同步以无追索权福费廷业务,将应收账款快速转化为即期现金流。

  据统计,光大银行福州分行共计为该公司上游9家小微企业发放普惠贷款7500万元,用于采购饲料原料、保障水产饲料生产线运转、加速鱼粉库存周转等。以更低的融资利率助力该企业盘活应收账款,将企业融资成本控制在2.5%以内,有力保障了春播饲料的稳定供应,确保春耕期间水产养殖产业链高效运转。

  向实而行,向新而进。光大银行福州分行持续深化“科技+产业+金融”协同机制,在助力乡村振兴的征途上,聚焦福建区域特色,书写了“山海共富”的动人答卷。2025年以来,该分行坚持创新驱动,不断探索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新模式、新路径,聚焦种业振兴、粮食安全和农业供应链金融等领域,全行涉农贷款投放近40亿元,较年初新增18亿元,创历史新高。据了解,立足新起点,该行将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持续秉持服务实体经济初心,以“阳光兴农”为品牌,不断创新金融产品与服务模式,为绘就乡村振兴壮美图景贡献更为强大的金融力量。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