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文化根脉 福建农行为非遗传承发展添“活水”
来源:福建日报 时间:2024-08-15 18:30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必须增强文化自信,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快适应信息技术迅猛发展新形势,培育形成规模宏大的优秀文化人才队伍,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农行福建分行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立足省情行情,加大金融支持非物质文化遗产力度,助力福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

  “世遗之城”舞出“指”上乾坤

  “苍官影里三洲路,涨海声中万国商”,历史上,东方第一大港泉州帆樯如云、商贾辐辏;南音、簪花、木偶戏、皮影戏……如今,被称为“世遗之城”的泉州依然保持着浓浓的烟火气,成为备受游客青睐的“打卡地”。

  走进泉州西街,木偶戏的旋律从古老的戏台飘散开来,在闽南人心中激起层层涟漪。“一口说尽千古事,双手舞出百万兵”的泉州木偶戏是当地传统戏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分为提线木偶戏与掌中木偶戏。

  金融活水的润泽让非遗文化在泉州遍地开花。

  提线木偶,在艺人的巧手下跃然于舞台,每一个细微的动作都显露出无尽的生命力。掌中木偶戏(俗称“布袋戏”)承载着深厚的民间智慧与情感,靠着布袋中演员灵活的手指,把角色演绎得栩栩如生。

  光影交错间,皮影戏同样在这片土地上传承不息。小小的影窗后,是艺人们倾注心血的大舞台,每一次光影变幻,都是对传统文化的深情表白。

  以前,游客来泉州古城讲究“白天看庙,晚上睡觉”。现在,“白天看景,晚上听戏”成为新的打开方式。茶余饭后,夜幕降临,戏台热闹起来,木偶戏、皮影戏等轮番上演,穿越时空长河,讲遍民间故事。

  助力非遗文化在新时代发光发热、赋能城市文旅产业发展的背后,金融力量的支撑不可或缺。截至目前,农行泉州分行为非遗传承相关产行业累计投放信贷资金超10亿元,助力非遗文化“活起来”。

  南戏古韵蕴新声

  农行福建分行金融支持非遗发展的故事,一枚枚一件件,在八闽大地熠熠生辉。

  素有“宋元南戏的活化石”之称的莆仙戏,起源于唐宋年间,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优秀剧目更是在2023年央视春晚舞台上惊艳亮相。莆仙戏已成为福建莆田市特色文化名片和重要非物质文化遗产。

  近日,在莆田市荔城区后黄村,古老的乡村大戏台上演绎的莆仙戏引来四方游客驻足聆听。据莆田后黄村景区旅游管理公司负责人介绍,后黄村经常有精彩的莆仙戏表演,深受游客喜爱。但是,公司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几年前一度面临较大资金缺口,是农行莆田涵江支行迅速响应,采取“企业+银行+政府增信”创新服务模式,为该公司提供银担贷款,并且执行优惠利率,有效缓解了其资金压力。

  为进一步擦亮莆仙戏这张“非遗金名片”,农行福建莆田分行着力推动文化金融服务下沉,全面对接走访莆仙戏大剧院、莆田市群众艺术馆等文化艺术场所,密切关注辖内民营剧团、非遗传承人以及演艺人员等发展现状,精准满足其金融需求,持续为莆仙戏的发展焕新注入强大金融动能。

  “非遗技艺”走出致富路

  一张豆腐皮富起一方老百姓。

  在三明清流县,传承八百多年的古法工艺客家美食—清流豆腐皮,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之一,其制作技艺也被列为福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进入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

  福建九龙湖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凭借着非遗的制作技艺和严格的质量把控,成为清流豆腐皮行业的龙头企业,让“九龙湖”这一品牌在市场上占据了一席之地。随着“九龙湖”豆腐皮的名声越来越大,该公司负责人也在为扩大生产规模而没有资金发愁。农行三明清流支行在走访对接非遗产业了解到该公司情况后,上门定制金融服务方案,成功为其发放300万元抵押e贷,及时解决了企业的燃眉之急。

  在清流农行的信贷支持下,该企业规模得以扩大,产能节节高升,产品成功入驻了“永辉”“华润万家”等大型超市,成为兼具传统工艺和现代化、工业化为一体的豆制品企业,成功带动就业300余人。

  在南平武夷山,为更好地保护和传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武夷岩茶传统制作技艺,南平分行发布传承人专属金融服务方案,为每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武夷岩茶制作技艺传承人量身定制了专属金融服务,并为4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武夷岩茶制作技艺传承人提供信用贷款。

  一个个具体案例,一组组翔实数据,见证了农行福建分行在金融支持非遗发展道路上的坚实足迹。在这里,金融与文化的融合,正为八闽大地上的非遗文化注入新的活力。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