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金融工作的重要论述,积极培育和弘扬中国特色金融文化,引导金融系统深刻领会中国特色金融文化的内涵要义,深入践行“五要五不”实践要求,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助力金融强省建设,“福建金融”携手新福建客户端联合推出“特色文化 福建实践”专栏,持续刊发我省金融系统在培育和践行中国特色金融文化中的心得体会和典型做法。今日刊发《省委金融办副主任吴志勇: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积极培育中国特色金融文化》,供交流借鉴。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积极培育中国特色金融文化
省委金融办副主任 吴志勇
金融要承担新时期的重大战略任务,首先要解决道路问题。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后,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进一步明晰,必须树立文化旗帜来引领道路。而中国特色金融文化不仅是文化,而且是思想、理念和价值观系统,集中反映了“中国特色”的基本内涵,具有引领道路的功能和作用。
把牢政治方向 坚持党对金融文化建设全面领导
党的领导是坚持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最本质的特征和建设金融强国最根本的政治优势,也是金融文化建设成功的关键。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积极培育中国特色金融文化,必须坚持和加强党中央对金融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切实把党的领导的政治优势、制度优势转化为加强文化建设的实际成效,确保改革始终沿着中国特色金融发展方向前进。
一是加强党的组织领导。确保党的领导贯穿于金融机构的各个层面和决策过程,包括公司治理、战略规划和日常运营,确保金融机构的发展方向与国家战略保持一致。发挥党管人才优势,加强金融系统领导班子建设,强化对关键岗位、重要人员特别是“一把手”的监督。加强党的制度建设,确保各项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加强全方位监督管理,确保责任制的有效实施。
二是强化党的理论武装。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牢牢把握新时代党的建设根本任务,加强理论武装,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确保金融系统党员干部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增强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把培育中国特色金融文化放在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建设金融强国的大局中认识和把握,牢牢把握金融文化建设的正确方向。
完善体制机制 营造良好金融文化建设发展环境
培育中国特色金融文化,必须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完善体制机制,破除金融高质量发展面临的体制机制障碍和卡点堵点,这是确保金融文化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
一要完善制度建设。我们传统的金融体系、金融制度正在被逐步调整和改变,在新的制度建设中,应当明确金融文化建设的方向和目标,规范金融市场行为,打击违法违规行为,为金融文化提供法制保障。制度建设是多方面的,包括构建科学稳健的金融调控体系、结构合理的金融市场体系、分工协作的金融机构体系、完善有效的金融监管体系、多样化专业性的金融产品和服务体系以及自主可控、运转高效的金融基础设施体系等。特别是要通过信用体系建设,鼓励诚信行为,惩戒失信行为,逐步形成良好的信用环境。要建立健全党内监督体系,通过多种监督形式,加强对金融系统关键岗位和关键环节的监督,确保权力运行在阳光下。
二要加强金融监管。国家进一步强化了金融监管的要求,在范围上要做到监管无死角、全覆盖,在类型上既要管合法、更要管非法,在力度上要坚持有棱有角、动真碰硬等。金融监管应当是有效的监管,特别是加强金融监管科技水平,提高数字化监管能力,引导金融机构和从业者遵循市场规则和职业操守,维护金融市场秩序,确保金融市场的稳定和金融文化的健康发展,促进金融行业的诚信建设。
三是强化行业自律。要鼓励金融行业协会等组织发挥自律作用,引导成员单位遵守行业规范,倡导金融机构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促进行业健康发展。也引导金融从业者恪守诚信、专业、稳健的职业素养和操守。
加强价值引导 营造健康向上的金融企业文化
培育中国特色金融文化,要和企业金融文化结合起来,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诚信、稳健、责任等价值观念,融入金融企业文化中,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金融企业行为规范和职业道德。
中国特色金融文化建设和金融企业文化建设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中国特色金融文化建设通常指的是在国家层面上,推动整个金融行业形成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价值观、行为规范和经营理念,它强调的是整个金融行业的文化特质,包括诚实守信、稳健审慎、依法合规等,更强调整个金融行业的健康发展和社会责任。而金融企业文化建设则更侧重于单个金融机构内部的文化建设,它关注的是如何在企业内部形成一种独特的企业文化和价值观,以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和凝聚力,侧重于提升金融机构自身的品牌价值、服务质量和内部管理水平。金融机构作为金融行业的一部分,其企业文化的建设必然会受到中国特色金融文化的影响和指导。同时,每个金融机构的企业文化建设成果,也会反过来影响整个金融行业的文化建设。近些年金融业的乱象往往与机构造假、管理失控、高管妄为、员工丧失操守高度关联。所以,金融机构要把发展战略、经营管理、员工教育与金融文化建设紧密结合,树立正确的经营观、业绩观、风险观。
忠诚干净担当 锻造高素质专业化的金融人才队伍
随着全球金融市场的日益复杂化和竞争的加剧,具备高素质专业化又有较高政治素质的金融人才成为了推动金融业持续发展的关键力量。建设金融强国,人才是基石。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习近平总书记深刻阐释金融强国应当具备的关键核心金融要素,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拥有“强大的金融人才队伍”。
金融人才队伍首先应当政治过硬。我国金融工作具有鲜明的政治性和人民性,这就要求广大金融工作者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坚持党对金融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胸怀“国之大者”,强化使命担当,诚实守信,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金融人才队伍还要作风优良。金融领域权力集中、资金密集、资源富集,容易滋生腐败,这就要求加强金融人才队伍作风建设,不断增强金融工作者法治意识、合规意识。金融人才队伍还应精通业务。金融工作专业性强、复杂程度高,高级金融人才的培养对于提升金融业整体水平至关重要。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表明,没有专业的金融人才队伍,拉美国家、东南亚国家在危机中只能被金融强国进行利益收割。所以金融人才还要有国际视野。特别是现在,更需要领导干部必须学习金融知识、熟悉金融业务、把握金融规律、发挥金融作用,增强金融工作本领和应对风险的能力。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